如:星期一上午
首页  > 专科介绍  > 专科特色
摘除椎间盘的“金钥匙”:椎间孔鏡手术
发布日期:2019/03/05   浏览次数:

    近10多年来,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中逐渐替代传统手术,该技术代表一种全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概念。该技术能够从颈椎到腰5骶1所有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成型和纤维环修复。目前国际脊柱微创外科领域已经公认椎间孔镜在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广医三院荔湾医院骨外科在2年前率先引进了德国生产的SPINENDOS脊柱内窥镜系统。在范震波主任的带领之下顺利开展了多例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手术,在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第二天就可回家,免除长期卧床之苦,给广大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医从性良好,特简单介绍如下:
1、基本原理
    经皮椎间孔镜是一种配备有光源的管状内镜,它经过定位丛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进入发病的椎间孔并实施手术一项微创手术。通过椎间孔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压迫神经根的各种组织。在通过直径约8mm的管道中探查并取出突出的椎间盘,解除脊髓、神经的压迫从而解除患者腰腿疼痛的症状。
   
2、技术比较
    外科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微创技术。对比于传统开放单摘椎间盘手术都需要实施硬膜外麻醉、椎板开窗、剥离肌肉和韧带、刺激椎管、牵拉神经、易造成术中出血干扰视野并增大风险;而且传统手术难以处理极外侧型突出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术后瘢痕组织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经的粘连,这可以引起患者腰痛及下肢麻木、乏力、疼痛感,而在临床上对于椎管及神经的黏连治疗相当有限,即使手术的再次补救也是非常困难的。
对比传统手术,椎间孔镜技术优势有以下:
1、微创小:切口只有8mm,主要通过侧方入路到达目标区域,避免传统后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同时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
2、直接:切除突出间盘,手术减压明确。
3、适应症广:能处理大部分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等病变。窥镜下使用特殊的射频电极,可行纤维环成型和环状神经分支阻断,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
4、并发症低:创伤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几率低;术后不会在后方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粘连。
5、安全性高:局部麻醉,术中能与病人互动,手中视野清晰,能清楚地分辨出脊髓、神经、血管及椎间盘,比起传统手术更不容易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血,大大降低手术的风险,特别是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病人,能大大减少因不能耐受麻醉而暂停手术的风险;
6、康复快: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7、病人满意度高:术后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皮肤切口仅8mm并免拆线,病人接受程度高。(荔湾医院 骨科  王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