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PICC置管学习经历
2017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护理学会PICC维护和置管学习班,通过学习班的培训,我掌握了新的业务知识,回想起这段时光,收获满满,实在让我难忘。
在三院普外一区伍玉兰护长耐心细致的教导下,我开始初步认识了如何在B超下识别动静脉、固定探头、铺巾及送管等操作。为了能更好地掌握相关操作技术,我还录下视频,下班后反复观看并模拟操作,力求把每一个步骤都深深的刻画在脑海里。为了能更好地模拟置管情景,我还借用家人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同时,我把所有的步骤都简化写下来,每天睡觉前都默念一遍,就连晚上做梦都是在操作picc置管术。
终于到了第一次置管的那天,张主任和护长都鼓励我,让我放心大胆的去操作,他们对我操作技术充满了信心。即便如此,我还是紧张到手抖,就像帕金森患者一样的。第一例由我亲自B超引导穿刺的picc,由于第一针没有固定好B超探头,针头滑出了血管,最后在伍玉兰护长帮助下,才成功穿刺了,当时觉得很遗憾很懊恼!虽然第一次没有成功,但是我没有放弃,总结经验,并在张主任、护长和同事们的鼓励下,我成功地完成了往后的每一次穿刺操作。
最难忘的一次,是在同一天连续置了四条管,其中有一位病人的穿刺过程并不顺利,我十分焦虑和紧张,生怕患者及家属有意见,还担心万一穿刺失败了会浪费一条picc管。这时护长鼓励我,让我静下心,沉住气,同时她跟叶医生在外面与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在团队的支持下,最终置管成功了,我身上的护士服已经完全湿透了,但能看到定位结果在理想的位置,能为病人做好医疗服务时,就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这几个月,我从不会置管到现在能置管二十五条,好像经过了一个世纪这么长,又好像白驹过隙那么短。但最开心的是回抽看见回血,最幸福的是X线定位结果在上腔静脉。每次置管后,等待X线结果的时候,心里总是忐忑不安,但护长总是和我在一起,默默为我打气。记得有一次,我跟护长都因为置管成功而兴奋不已,在办公室蹦跶起来。
尽管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在置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通过请教老师和同事、查阅文献资料,一边学习摸索一边提高技能一边积累经验,我在解决问题之余也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尽管压力也非常大,就连晚上做梦都在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下班也要担心置管病人的各种情况,但我却乐在其中,因为我知道身后一直有一支可靠的团队在陪着我!
我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静脉治疗专科这方面我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从现在开始,我将踏上新的征程,我将怀着我的满腔热忱继续努力,砥砺前行!(15楼病区 刘运)
相关链接:
1.PICC导管通常是由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其导管的尾部要求置入上腔静脉的下1/3处。通常选择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穿刺,可看到和扪到,其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操作创伤小,流程简单,只要掌握静脉穿刺技术的护士便可完成操作。穿刺危险性小,安全留置易于护理,在穿刺一针见血后如果不碰到血管痉挛、导管异位等因素时,操作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同时创伤小、出血少,病人基本无痛苦。所以PICC有操作简单、创伤少、血管定位准确的优点。
2.国外资料报道,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可留置近两年。PICC组的留置时间为3⋯180d,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89d;CVC组的留置时间为2—109d,平均留置时间为42 d,差异显著;置管时间较长时,PICC导管内壁光滑,而锁骨下静脉导管内壁沉积物多。PICC导管生物相容性佳,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后导管内壁无沉积物,发生微血栓机率小于锁骨下静脉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