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动态
专科介绍
专家介绍
科研教学
护理园地
健康天地
党团建设
医院文化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护理园地
全部科室
急诊科
危重症监护病房(ICU)
内分泌科
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心血管内科
消化内科
风湿免疫科
老年内科
肾内科
普通外科
骨外科
泌尿外科
疼痛科
乳腺胸心血管外科
神经外科
痔疮外科
肿瘤科
妇科
不孕不育
产科
儿科
新生儿科
中医内科
针灸科
中医正骨
颈肩腰腿痛科
口腔科
耳鼻咽喉科
眼科
皮肤科
预防保健科(健康体检中心)
心理科
麻醉科
感染性疾病科
如:星期一上午
专科介绍
专家在线
急诊指南
门诊指南
医保服务
求医问药
交通指南
检查项目介绍
健康体检
患者安全须知
首页
>
护理园地
> 护理园地
那些年,我们经历的非典时光
发布日期:
2013/06/18
浏览次数:
次
今天,当我走上讲台的时候,心里颇为紧张,不是因为我要面对这么多人进行这个演讲,而是关于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提起“非典”,可能大家都会心有余悸,十年前当大家还在为听到一个咳嗽声而人心惶惶时,医护人员已经忘我地投身于抢救病人中,甚至还有一部分医护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奉献精神得到了深刻的演绎,爱心得到升华,在公与私的抉择下,在病人健康和自己安全的抉择下,医务人员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他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这里,我向这些勇士们致敬!
还记得十年前当我还是一名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时候,讲台上站着仪表端庄的老师,这是她给我上的第一节课,在课堂上,她拿出一本日记,里面记录的是她在小汤山工作三个月的日记,她说,这三个月,她每天都在惶恐与坚强中徘徊,是这本日记,让她一直走到了最后,虽然这本日记没有发表,但是通过日记,我们可以看到2003的那一年,小汤山的医护人员和病人是都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这个人叫刘丽,南方医院呼吸科护士。
九年前,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来到了南方医院传染科,有一个人问了我一个问题,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书本上没有的疾病,作为一名新医护工作者,你怎么诊治你的病人?我当时哑口无言,他看着我的紧张,笑着对我说:“傻孩子,在学校的课堂上,你面对的只是一本的书籍和一次次的考试,书没有看懂可以再看一次,考试没有通过也可以补考,但现在在临床上,书本上不能给你治疗非典的标准答案,非典病人来到医院,把生命交托给我们,我们凭什么去完成这一重托,凭的是自己的自信和勇气,医学从来都是不断探索、勇往直前的学科”。他叫侯金林,南方医院传染科主任。
一个月前,我在从广州去北京的飞机上认识一个拄着拐杖走路的中年人,他的手上握着一本书《非典十年》,在和他的交谈中我得知他是一名医生,股骨头坏死让他的后半生只能和拐杖相伴,这十年来他经历了两次股骨头置换的手术和无数次高压氧舱治疗,而他的爱人也因此离开了他,我当时眼睛湿润了,问他:您后悔从医吗?他哽咽了一下,淡然的说了一句,人的一生要经历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只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对生活的坚持,对事业的热爱要执着,我选择了从医,就选择了奉献。这个人姓李,是一名非典后遗症患者。
五天前,我去参加了一个护理实习生的毕业典礼,和她的交谈中,我们谈到了医疗现状,谈到了医患关系,谈到了新型禽流感在华东的蔓延,我问她:你的工作是随时面对传染性最强的禽流感病人,为什么你还愿意走上这条从医的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呢?她什么也没有说,坚定的走向讲台和在场的所有毕业生一起对着红十字宣誓:”当我进入医业时,我郑重的保证,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凭着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为我首要顾念。”这个人叫陈静,南方医科大学2013应届毕业生。
就在前天,我从新闻上看到了一个关于新型禽流感防治的报道,记者采访了一名学者,记者说,虽然非典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现在面对新型禽流感,医护人员又将面对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然而,现在日益僵化的医患关系和信任危机,我们还能像十年前那样战胜病魔吗?这位学者在采访的最后语重深长的说了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位学者叫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
此时此刻,您若问我,什么是抗非精神,我会回答:抗非精神就如同我的演讲一样,不是夸张煽情口号式的声音表演,而是实实在在让人感动的字字句句。在非典过去的这十年时间里,正是因为这些能够崇尚科学、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珍爱生命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的人,能够捍卫自己专业精神和职业尊严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正是这种抗非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从医这条艰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相信,在2013年的今天,在抗非精神的激励下,面对抗击新型禽流感这场战役,我以及广大医护人员依旧会挺身而出,不辱使命,坚定的说一句:“这里危险,让我来。” (护理部)